所以,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,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在感情中陷入迷茫?我们需要明白三个问题。
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先思考再行动,但实际是大家都先行动再思考。
这就好像你双十一买了一台洗衣机,贵,而且体积大占地方。
但我们买了之后往往会在内心告诉自己,一分价钱一分货,贵的质量应该不错,体积大,洗的衣服多嘛,省时间。
就算老子这次光棍节没脱单,但是以后不用手洗了,很开心。
其实这种行为叫做“逆向合理化”。在经济学里,也被称作「买家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」。(没发现吧,原来你是个抖m,自己抖自己)
其实我们这样做是没有办法的,因为我们需要内心的想法和行动上保持一致。
不然就会很难受,很不舒服,也就是心理学中的“认知失调”。
就好像你明知道自己喜欢吃柠檬,但是别人非要让你吃狗粮。
要不,坚持自我,吃柠檬。要不说服自己,狗粮也不错,我挺喜欢吃的。
否则结果不是变异就是变态。(当然选择吃柠檬啊~)
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导,男生应该照顾女生,对女生好。
所以很多朋友都觉得,追求女生应该对她无尽的好,出去约会应该男生买单。
但按照这样的想法,我们往往会出现我为她付出这么多,那我一定很喜欢她的想法。
女生也是一样,刚开始和你聊天,可能是出于礼貌和兴趣。但随着对彼此付出的增加,感情才会越来越深。
不然,就像很多人一样,我不愿意为她付出,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喜欢她?
其实并不一定。感情是需要升温的,应该由内到外,在从外回到内心。
这才是我们为什么一直说,我们可以约会,但不能一直买单。无论是礼尚往来,还是为了感情升温,付出都应该是相互的。
就像女生对我说“树根,帮我个忙呗?”,我就会说“那你要先夸夸我”。
如果这时候女生不愿意,那说明她并不是诚心想寻求你的帮助。
所以朋友们要记住,付出永远都要是相互的,舔人先舔己,这才最重要的。
我们旅游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
去到一个地方,不好玩。但是我们会自己告诉自己,来都来了,逼着自己玩完,结果搞得筋疲力尽。回到家后,又觉得其实那个地方还挺好玩。
这就是我们为了让行动合理化,在不断地欺骗自己。
感情也一样,因为总是没有成功的恋爱过,就开始躲避。
为了让自己舒服点,我们不断地告诫自己,我不喜欢谈恋爱。
时间长了,我们就陷入了恋爱死循环,看到心动的姑娘,自己没采取行动,然后心里就想肯定是我不够喜欢她,所以我不想谈恋爱,这样不断地循环。
最后就变成了,生人不愿意开口,熟人又不想下手。命中有时终须有,命中无时做舔狗。
其实我们常说,女生不是追来的,而是吸引来的,并不完全是。
因为你没有追这个动势,你怎么去吸引女生?
你好我叫王思聪?我单手可以开法拉利?好吧,请和我做朋友。
我没有逆向合理化哦。我可是先思考过了,才去和你交朋友的。先思考,再行动。千万不要行动之后,再去思考。
有人会说感情来了,挡也挡不住。但没有千日建造的堤坝,怎么能挡住突然袭来的洪水?
不止是感情,人生也是一样。做任何事情前,我们都需要考虑清楚自己“为什么要做”、“要怎么做”。
看完今天的推文,相信朋友们已经明白对于恋爱应该思考清楚哪些问题。
一旦豁然开朗,恋爱给我们的劳累感也将会被幸福感所取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