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导读:
该女玩家采访前想对我们的全体学员说三句话:
1.你们的学员是套路不了我的,就算是社交软件,我也会筛选掉第一眼就确定是屌丝的人。
2.我会告诉你我会在社交软件上跟什么人见面,跟什么人约,最终爱上什么人。
3.社交软件多数时间只能让你排遣寂寞,并不能让你从根本上释放寂寞,从而得到真爱。
她微笑着说,我不会把这三句话贴上了,她错了,我还是放上来了。
因为我觉得她说的都是实话。
以下是这位女玩家的自述:
这是我在积目上约出来见面的第42个男生了。
前一天晚上我们才配对上,我们交流了一下互相的养猫心得,他很识趣地提出邀约:「那下次一起去猫咖啡?」
我说,「不如就明晚吧。」
在地铁口见面,他穿了件白色的潮牌t 恤,下颚隐约有点胡渣,打完招呼后的第一句话是:「听你口音,你应该不是湖北人吧?」
很常见,也很无聊的开场白。70 分吧,还凑合。
我玩社交软件三年了,各类软件收获的喜欢近30万,匹配的最后能聊上天的却只有百分之一。
最开始,我不采取疯狂右划(匹配)的战术,而现在主要看质量了,毕竟社交软件已经越来越普及,屌丝的含量也越来越高。
我发现大多数人对社交软件存在偏见,这种偏见主要来自于道德压力。这是一件可以私下里玩,但是绝对不能放在明面上说的事情。
遇到了感兴趣的人,聊天也好,聊s也罢,只要能聊到一起去,见面以后无论发生什么,我都可以接受。
每个圈子都有默认的规矩:接受戛然而止的聊天,也接受突如其来的删除。毕竟大家都一样,鱼塘里都养了至少大几百的鱼,放生一个也不痛不痒。
我经常同时和5到10个人聊天,我猜大家都是。面对这么多选择,自然没人会抱着“非你不可”的心态相处。对方发来的消息稍有一点不如意,就不想回了。
而约会像是打游戏,一个个未知的人像是一个个未解锁的关卡,破了一个关,就期待着下一个会更有意思。
除非这个关卡足够吸引你,否则,没人会读档,重来一次。
几个月前,我匹配了一个纹身工作室的男生,我的动态里放了一张我很喜欢的花臂照片,他打招呼的时候说
“这张照片我三年以前纹过哎”
我点进他的主页,动态有20 多条,大部分是自拍,第一感觉这是是一个明骚男。一般我不会跟动态发太多的人聊天,因为在积目活跃度太高,必然会显得寂寞又饥渴。
但这次我推翻了自己的想法,简单讲了几句话后,就欣然接受了他加微信的要求。
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场音乐节门口。很巧地,演出前一天才发现和对方买了同一场的票。
他拿出一包七星蓝莓递给我,说:「呐,给你准备的。」结果我俩都忘了带打火机,只能傻傻地看着对方,突然傻笑起来。
那场演出很糟糕,却没能影响我们之间的升温。结束以后,我们一边吐槽,一边打了车,驶向了他家的方向。
他客厅就摆放着一整面墙作品和艺术画,一幅大大的艺术自拍,刚好是最令我着迷的角度。还有好几把吉他,和我看不明白的一些外文书籍。
「你完蛋了。」我心里对自己说。
我承认,那一刻,我是真的被俘虏了。
那天晚上,我贴在他耳边,摸着他的下颚问:「喜欢我吗?」
他回答:「喜欢。」
后来,我回了家,有一整个星期的时间都盯着我和他的微信对话框,想聊天,却不知道应该发些什么话给他。
他回复的字很少,我也不想追问,但是我总是主动发消息。
这不像我会做的事,我主动找男生聊天是我对关系最大的积极推进,但是他的冷淡,让我觉得自己很傻,说不定哪个姑娘正在也正在摸着他的胡子问着同样的问题。
最终我们之间再也没讲过话。
你看,就算你有想按读档键的时候,也不能保证对方有同样的想法。
玩了这么久,我总结过积目上的3 种取向:
●纯粹的聊天;
●纯粹的约;
●聊也行,约也行,恋爱也行。
第一第二种人其实拥有同样的心态—— 想要新鲜感,但不会投入太多感情。
像我这样的第三类人,是社交软件上的大多数,也应该是最沉迷的用户群体:想要新鲜感,但是会不确定时间不确定人选地投入的感情。
不过,我也是一步步”进化”成这样的。
最初用积目的时候,它躺在手机桌面“社交”文件夹的第三页,我藏得很深,不想被人发现。
第一次回复的人,是一个笑起来起来很阳光很帅气的男生。
他只发了一个emoji 过来,我就迫不及待地回复了。聊了没一会,他约我第二天一起跟朋友去喝咖啡。
那是我第一次见网友。他介绍自己的两个朋友,说:「这个是我在ins 上认识的博主 Joey,这是我在摄影群里认识的 Sam。」
向他们介绍我的时候,他说:「这是我一个朋友。」
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我的名字。
没人知道我才刚见到他10 分钟,也没人知道我们是通过社交软件相识的,只聊过大概 3 个手机屏幕的天。
那天后面他的朋友都走了,只剩下我们两个聊到天黑。
「他还不错,是个好玩的人。」我这样想。
又约了几次会,我们就在一起了。
我们很默契地再也没提起过积目,也没有让对方卸载。
我会偷偷地上去查询他的喜欢数量—— 没有增长。我放心地卸载了积目,觉得他跟我一样,是认真在社交软件上寻找一份纯情的人,我也以为自己再不会需要它了。
而事实是,我们短暂的恋情只维持了三个月。
我不确定,这和积目有没有必然的联系。例如,我不敢在向朋友介绍他的时候说,「这是我男朋友,我们在积目上认识的。」
我始终觉得这是我们心中的一根刺。
因为如果这样说,大概没人相信我们是认真的在谈恋爱吧。
怀着这样小心翼翼的心情,我能微妙地察觉到,他也同样不想朋友说同样的话。
我没有见过他的朋友,在他家附近吃饭的时候,他会说「好怕被我妈撞见。」
这种连朋友的祝福都得不到,自己也都无法打从心底认可的关系,导致了很多直接的话都说不出口,所以,我们连一次架都没有吵过。
就连分手的方式都是冷暴力。
分开以后,我像是戒毒后的,又无法控制自己复吸的瘾君子,重新下回了积目。
之后,我见了许多人。
有的看了场电影就不再联系,有的因为聊文艺话题,在见面时互相交换了书,成了好朋友。
也有见面后,坦诚地告白,想和我恋爱的人,我都很惶恐地拒绝掉了——那样的恋情,千万不要再来第二次了。
回到家后打开积目,继续寻找新的人和新的话题。
我想,大概第三种取向的积目用户,或多或少都和我一样经历过这个阶段。
那晚见面以后,我才知道那个白色t 恤男孩,也是个纹身师。
不出所料,我们也很聊得来。
可是,只要这个人是新的,他给我反应就不一样。
比起说是玩积目上瘾了,更准确来说我是对新鲜感上瘾了。
聊也行,约也行,恋爱也行的第三类人,听起来很诚恳,不预设任何可能,任由关系发展。
可是,新鲜感也是丢失最快的。
「不如就明晚」,也是因为我知道,再推迟一点时间,我们俩都会对彼此失去兴趣。
大多数的见面,都凭借着那一股冲动。
喝完酒以后,他牵起了我的手,对我说了很多甜蜜的话。也许再接触一段时间,我们也能在一起。
可心底总有个声音在说:「你还有很多个配对没有见面,说不定能遇见更好玩的人呢?」